摄入性谈话
1.目的:为了收集临床资料,为形成诊断提供依据。
2.摄入性谈话要弄清问题,要透过症状现象看问题本质。
3.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倾听,询问方式,避免封闭性询问,容易丢信息。控制谈话方向,中断谈话是其中之一。
4.整理临床资料。有一定的规矩。
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手段,优点是灵活,缺点是资料的可靠性欠缺,因此要用其他手段来验证可靠性。
确定具体的咨询目标
心理咨询师不能操之过急,要全方面确定咨询目标。需要开放性问题。但是也要多种问话方法相结合。
封闭式问题:回答是或者不是;
半封闭性:eg:您夫妻跟孩子的关系分别怎么样?
收集资料。
分别对每个咨询目标去了解情况。
认真的听。但是要适当打断对方说话。
对内容的归纳和结束。与下一次咨询有效衔接起来。
如何验证信息有效性:一般来讲一个精神正常的人讲自己的问题是可靠的,但是对自己的信息有些是掩饰的有些是夸张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社会调查法,测量法(心理测验),逻辑推理等方法来判断谈话法中的真实性。
尤其是出现在很多精神患者身上,真正造成的问题,他会掩饰,可以根据经验判断真实原因,但是不能直接点破,因为这样容易使咨询关系受到破坏。他不说,也许有他的原因,一定要有耐心。所以,要想尽办法让他自己讲出来。否则容易有两点不好的地方:第一,认为心理咨询师很可怕;第二,十分依赖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