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村镇规划03
村镇规划03
第三讲 村镇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
一.规划基础资料的种类
1.历史沿革资料:解放前乡镇的形成、演变过程;解放后区域发展建设成果、成就、及经验教训;2.区域的基本情况:(1)农业情况:农作物构成及土地利用情况,区域农业产品加工及产品优势;(2)资源条件:矿业、林业、渔业、水利等;(3)居民的现状及概况:性质、规模、发展方向;(4)对外交通联系:铁路公路情况,等级长度,运力,村镇道路走向及长度;3.自然条件资源:(1)地形及起伏特征:平原、山地、丘陵及水系;(2)土地类型划分沼泽、盐碱地、滑坡区、大孔土的分布范围等(适宜修建区);(3)地上和地下水文地质情况:地表水流量、水位、洪水量、淹没区,地下水储存量、流向、作为补充水源的可能性;(4)气象:风(玫瑰图----工业区安排的重要依据)、降水(年降水量----排水规划的依据)。4.人口资料:总人口、户数、劳动力、性别比例、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是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发展规模定位的主要基础资料依据)。5.工业资料:(1)区内乡镇办企业:占地面积、主产产品名称、产量、产值、原料来源、产品流向、运输方式、职工人数、污染情况等;(2)非乡镇企业:(数据和上一致)。6.居住用地分布:(1)规模情况;(2)建筑面积质量;(3)密度、户型、生活居住特点;(4)保护对象的范围;(5)宅基地大小、建筑红线、现状、规模及与商业及交通的关系;7.公共建筑及用地:政府、医院、学校、商业、运动场、娱乐设施等;布局是否合理,发展趋势及数量要求;8.市政工程设施:(1)交通运输方式(种类、公交、机动车量、最高峰交通量、流量);(2)道路桥梁的等级和通行能力,街道长度、宽度、桥梁位置、结构及载重等级;(3)给水:水源地、自备井位置容量、管网、走向、扩建的可能;(4)排水:排水体制、出水口位置、雨水排放、污水处理情况;(5)供电:变电所位置、容量,输配电网络,用电负荷,高压线走向;(6)通信(网络建设);(7)有线电视;9.集市贸易:(1)位置、面积、服务内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贸易产品种类、数量、摊位数、人数;(3)影响范围、发展历程、未来方向;10.绿化及环保状况:(1)现有绿地大小,居民的休闲方式情况;(2)污染源分析(垃圾场、屠宰场等);(3)防治及综合治理利用情况。11.图纸资料:(1)乡镇土地地形图和利用现状图:1: 50000/20000/10000;(2)村镇现状图:1:2000/1000/5000(实际测定);(3)上一年规划图纸及说明书。
二.村镇规划的主要内容: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在总规中
(一)体系规划:1.区域现状:村镇界限划分、居民点、土地利用划区、资源分布、道路走向、风景名胜位置、管线位置走向、经济区划等;2.自然规划:土地综合结构改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动植物的保护、名胜综合保护及矿产开发规划;3.经济区划:经济发展模式、结构、经济辐射、经济空间及网络构成规划;4.社会发展规划:乡镇性质、规模,用地及规划,文教、卫生水平规划,投资政策,风景名胜开发规划等。5.人口计划,构成分析,人才引进计划。
要有图(现状图和规划图)表、有修建性计划和投资来源计划。
(二)村镇总体规划:依据发展计划,确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项事业发展等,确定目标、性质、规模、结构布局、设施综合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1.确定期限:10-20年;2.性质和发展方向、技术经济指标要求;3.对土地综合利用基础上,从现状到近期、远期规划建设内容的划分,布局工业、仓库、公共事业、绿化用地等;4.道路、车站、大型公建等布局;5.给排水、防洪、供电、热力、环保设施等规划;6.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7.近期建设的范围及工程项目;8.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9.防灾规划;10.投资估算。
三.村镇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1.决定规划范围;2.收集资料、分析研究;3.选择方法、制定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4.汇报征集意见;5.修改,确定方案(图纸和说明书,1:2000和1:10000)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