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村镇规划06
村镇规划06
第六讲 道路规划
1.交通量分析:(1)调查现有车辆数量及增长;(2)流量分布;(3)远景流量。
2.村镇街道等级:(1)主要街道,商业;(2)次要街道,居住;(3)巷道;(4)一般街道。
3.村镇道路的技术指标:(1)一级路:行车速度40公里/h,道路控制红线20-32米;(2)二级路:行车速度30公里/h,道路控制红线16-24米,每侧人行道3-5米;(3)三级路:行车速度20公里/h,道路控制红线10-14米,车行道6-7米;(4)四级路:行车速度小于20公里/h,车行道3-5米;
4.一般村镇道路设置层次:中心镇设1-4级;基层村只为4级路。
5.道路规划的原则:(1)有利于村镇发展及机动车增长;(2)考虑运输量、车流量、地形坡度等问题。
6.道路网的类型:(1)棋盘式;(2)环形道路网(蛛网式,交叉点多,不利于建筑的布置);(3)自由式,结合地形起伏设置,优点是减少土方量,缺点是弯曲、方向多变,多用于山区或丘陵地区;(4)混合型。
7.道路的规划:(1)要考虑地下管网,避开冲沟、塌方地段;具体综合调查分析确定。(2)非机动车规划:1.5米、3.5米、4.5米至5.0米,6.0米至7.5米(远近结合);(3)人行道宽度;(4)坡度。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