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劳动经济学》听课笔记:03
《劳动经济学》听课笔记:03
理论产生:1  20世纪20年代飞速发展
         2  1994年劳动报酬在总收入中比例很大  发展原因
            雇佣关系是基本关系
          3在中国的产生
理论发展:20年前论述工人运动,劳动法,工会组织结构,集体谈判等 描述阶段
          近20年 方法上:数量分析好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研究方法,成为一门应用微观和宏观理论
           理论上,对劳动力市场看法有转变,以前认为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现在认为有缺陷,需要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在制度上如何统一和谐发展…… 现代劳动经济学解决  它放弃了完全竞争的假定
3劳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1是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工资,就业,劳动工资水平的决定,管理的基础)2,经济学的分支,专门学科化,要素市场的深入,和微观经济学紧密相关,失业,通膨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研究内容,宏观。二元经济涉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失业问题又是发展经济学内容。过度经济学中的失业,就业,和就业体制改革推动了劳动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四,劳动经济学的意义:⑴宏观方面:解决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增加就业岗位(是想增加的岗位么?)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增加就业岗位与提高平均工资的矛盾;提高劳动报酬与改善福利保险的矛盾(工资有只升不降的特征)。这些是在改革中保持稳定的重要方面⑵微观方面:(企业是为了对劳动力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需求)企业如何人尽其才(发挥最大潜能);员工素质暴吃何种比例(博士硕士本科……)劳动定额管理,成本收益核算。(雇佣的多,雇佣的高,劳动时间长收益不一定大)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