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间比例关系
(一)分析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1,通过计算积累实物构成系数与消费实物构成系数了解积累与消费的实物构成。
2.通过投入产出模型,了解积累消费比例,积累消费实物构成与所需各部门 产品生产量间平衡。
3.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若干个积累消费比例,从分析中确定合理的积累消费比例。
(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第一,通过分析投入产出表第1像限中各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的广泛程度。
第二,通过分析各部门间的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可以看出那些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较大。
第三,通过计算影响系数,可以了解那些部门发展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
三、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与中间投入分析
(一)中间需求与中间投入
中间需求:由投入系数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对产业产出消耗之和。
中间投入:由投入系数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
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 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这个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原材料为各产业作需求。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部门就越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
依据中间需求率,就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
中间投入率:是指各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材料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毛附加价值率+中间投入率=1
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就是低附加值的产业部门”,反之亦然。
(二)产业间的三角配置图
(三)产业群
(四)中建投入与中间需求分析在产业关联中的作用
1.可以准确的确定按不同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
2.可可以较清楚地显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同程度。
3.可以揭示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有序性
四、产业联系的广度与深度分析
1.产业联系的广度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考察与度量,当aij=0时,表明i产业与j产业部门没有直接联系。当aij>0时且越大,则表明第i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就越广。
2.产业关联的深度(rij)要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各列中各自的流量(即产业间的直接消耗)在总的直接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来度量。当rij越大,则表明第j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消耗量越大,消耗量越大则越说明第j产业与第i产业的联系深度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