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业形式与产权安排
企业产权安排及其核心
(1)企业的性质
(2)企业内产权安排及其核心
(3)企业所有权安排
企业是作为市场配置功能而替代市场的;企业内部是一种交易,企业家指挥员工生产来源于合同;企业是团队生产,其产品不是各分产产品之和,队生产原因是合作比各自简单相加有更大效益;
队生产使偷懒的出现,因为所有的产出里很难计量出每个人的贡献,使得少劳也同样得的现象出现;为防止偷懒设监督,如果监督多个时,也偷懒;……谁来监督监督者?……最好让监督者自我监督,让监督从监督中获得收入的权益
监督者获得剩余权力,有权观察投入行为,中心位置(在这方面有权和别人签约),能改变成员资格,出售权力。管理者也得这样。
责权利对等。
未有在明确的权力是剩余控制权,未明的还有剩余
核心问题:剩余索取权。
启示:绩效管理最好能量化到个人的贡献,不然就会出现偷懒的情况,并且还得按照每个人的绩效来计算工资。
企业形式与各自的产权安排
(1)古典业主制企业
所有者和监督者合一;
弊端:资金来源于个人,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受限制;合伙制是个好的解决方法;
(2)合伙制企业
优点:更容易募集资金;
不足:多人共同管理(监督)时,就会出现偷懒行为;导致了无限责任企业诞生;
合伙制适应领域: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生产在队生产时在合伙制比其它生产制更有效;如:注册会计师,律师,医生;外界对此不太了解,不好监督;因此这类法律规定得要合伙制,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
(3)公司制企业
大规模聚集资金的需要,人数会更多;投入了不一定参与经营;经营管理交给了董事会,经理层;产权分离可能导致经理层的积极性不大;
为了保证财产安全必须的两个:有限责任;可以自由转让股份;
(4)社会主义企业
国家代理行使资产管理并由经理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