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社会心理学03
社会心理学03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角色理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借用很多戏剧性词汇,社会就像大舞台、有个大剧本,在人来到社会以前就已经存在;制定的社会准则都要去遵守;社会准则有时来自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地位的人要遵守不同的规则;重点在于都要按事先规定好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其他人对行为的期待也是固定的);对社会交往过程的分析(重视角色形成的过程,在社会交往过程人会不断地创造角色并修正原有角色)
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努力吸收各种优点并统一起来共同解释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对人的知觉:人要不断接受新的、陌生的人,且都会进行判断并形成印象(是一种习惯)
判断的信息:依靠外表和行为对一个人的行为和性格进行判断,常常是很快且自发自动产生的;用个性特点表述比行为描述更经济、更概括;包括和工作有关(智力水平)有关的判断、根据人际或社交特点来进行的判断;判断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某种特定的行为在记忆里停留时间不是很长
信息的整理和综合:评价是最初阶段头脑里最重要和最有利的活动(喜欢或不喜欢,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怎样;是印象形成的重要的任务,是经过大脑的加工;印象形成的过程是机械地反映人的本质过程);包括评价维度(是最基本的,一旦得出便会给其各方面的行为印下评价的影子)、力的维度(力量大小)、活动的维度(人际交往)
信息整理与综合的法则:平均法则(使用得更多;一般好的信息和非常好的信息结合,总体判断并不会变得更好,有时会变差;两个消极的信息结合得出的判断会更消极)、加法法则(与平均法则在相同情况下得出不同的结果)、加强法则(综合判断时,背景特性会给某种信息特别的重视)、一致性法则(人会表现出一致性倾向;表现出矛盾品质时通常会歪曲事实或重新安排信息)、积极评价的偏见(积极评价多于消极的评价;这样自我感觉会更好;和自身有很多相似之处时通常给予比较宽容的评价)
认知理论:对社会认知进行研究,主要观点包括寻找意义(把人的特点和行为及所处环境和背景联系起来并得出行为的意义从而做出判断;背景包括职业、角色、性别年龄等,核心品质能提供更多的情况和信息,指的是人的某些品质本身会比其他品质更有意义并和其他特点或品质有很大关系的品质,也要取决于背景);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面对大量信息时只能接收和利用极少的部分,提取信息时也需要经过一翻处理;必须认识到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常会由于限制而走捷径);突出性(图形和背景原则,人总是把注意放在图形上而不是背景上;吸引人的注意力、对周围环境更有影响、评价倾向于极端、总体感觉比较好、一致性更强);消极评价影响(因为积极评价较多而致比积极影响更大、印象比较大且不易改变、与偏见有关系)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