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社会心理学08
社会心理学08
态度和态度理论
态度:对于一个人、物体或观念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识成分(想法、知识、意见等)、情感成分(喜爱程度、积极和消极评价等)和行为成分倾向(做出什么反应)的持久的立场;三个成分并不总是一致的
认识成分的复杂性:对人、事行或为有很多的认识、意见和知识(可能不一定正确),但行为却不一定一致;一个态度和其他许多态度都有关系;认知成分里有不同的认识且有不同的重要性
情感成分的简单性:基本上就是喜欢或不喜欢;比认识成分更难改变、影响更大(情感是由原始的器官产生的)
态度和行为一致性因素:态度的强度(对知识和信息量的掌握、亲身体验、切身利益)、态度的稳定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间隔越长稳定性越差)、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越密切,一致性越大)、态度的突出性(决定哪种行为会出现)、环境的压力(压力大的话作用会比态度的作用更大)
理智行为模式:假设人的行为都是理智的、是在有意识的思想下做出来的;行为的愿望预测或决定行为的出现,行为愿望的预测是由行为的态度和主观的社会规则来决定的、对行为结果的看法、认识和结果的预测来决定;主观的社会规则是由重要的他人对行为意见和服从他人需要所决定的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