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和作者
第四讲 编者和作者的关系
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1.作者离不开编辑
没有编辑劳动的投入,作者的劳动成果就无法通过社会传播实现其社会价值;作者根据编者提供信息改进自己的创作。
2.编者离不开作者
作者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作者的劳动成果是编者的劳动对象;编者要根据市场调查,根据边际提出的出书方针、主旨,制订选题计划;编者要积极与作者沟通。
二、作者与编者在出书过程中的作用
(一)作者的主导作用,
1.作者在整个出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2.书籍是作者的创作成果,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书籍质量的高低。出版社要提高书籍质量,选好作者是关键因素。
(二)编者的组织参谋作用
1.要从众多的作者中,发现判断有实力、潜力的作者或书稿
2.补充和完善作者的写作构思
3.编者的参谋作用表现在创作过程。编者是书籍的生产规划者、组织者,这是编者工作创造性的体现。
4.编者需要了解作者的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作者
三、作者类型
(一)按照署名划分
1.著者:作品重在有创造性
2.编著者:介绍普及已有的文化成果,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叙述
3.编纂者:对已有的文献资料按照一定的方针体例变成大型图书
4.选编者:文集、选集、资料书,不直接从事创作活动,尽可能收集领域内的资料,符合选题的
5.主编:对某一本书、从书的主持者和负责人,辞书、文集、享有作者的身份、权利,制订书籍的编写方案,统一体例,审定书稿
6.译者:既要懂外文,又要对原著文字有造诣,翻译书籍必须要忠实于原著,创造性的劳动,译者名字、原著名字都附上
7.编译者:可以对原著进行删改处理,对语言叙述进行改编,不一定完全忠实于原著
8.注释者:书籍内容、词汇等进行一定的注释
9.校订者:
(二)按作者生活年代划分:古代作者、近代作者、当代作者
(三)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青年作者,老年作者
(四)按职业类型划分:专业、业余作者
(五)与出版社密切程度:基本作者(了解出版社出书方针、读者对象,与编者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一般作者
四、编者的作者工作
(一)了解作者
1.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针对作者的不同特点,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提高稿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了解作者投稿动机
3.帮助作者改进完善作品
4.认真慎重地对待退稿,保护作者自尊心,但是不迁就作者,要实事求是的评价,能修改提出建议,要用社会的尺度审视书稿,看其是否具有独创性
5.科学地评价书稿(既要说出书稿存在的问题,又要作者容易接受,还要给以鼓励,选择时机,方式,避免简单生硬)
6.出版社避免为出书降低出书要求
(二)认识到长期的出版工作——作者队伍建设,
1.了解作者信息,分布情况(某一地区部门知名、新的作者、)、作者的写作特色、风格,研究计划、写作计划,代表性作品,近期将要出哪些著作等。
2.搜集作者信息的方法
1)阅读已有出版作品的作者,发现其风格特点
2)参加学术讨论会,信息人才密集的场所,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发现选题,组稿
3)审读自然来稿,从中发现新人
4)依靠有联系的作者或科学文化社团推荐介绍作者
5)和原有作者保持经常的联系,及时把握他们的写作动态
3.建立作者队伍
(1)团结联系基本作者,写作水平比较高,对出版社要求熟悉;(2)愿意根据出版社的要求进行写作,用长远的眼光,切忌急功近利;
(4)团结依靠老作者,支持和培养新作者;
(5)保持经常的联系,建立起友谊,着眼于长期友好合作,不局限于某一书稿(联系作者的方式:多种多样)
(三)为作者服务
(四)尊重和维护作者的权益(版权、署名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性,及时付稿酬)
稿酬方式三种:(统一制定)基本稿酬+印数稿酬、一次性付酬、版税制
(五)树立良好的编辑作风:出版社的代表,其修养作风对作者产生很直接具体的影响;与作者沟通时要声明代表出版社、个人的观点,以免失信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