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外科护理学15
外科护理学15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人体三大营养素代谢

1.糖代谢

饥饿时机体的代谢变化

创作感染时机体的代谢变化

1.营养不良的类型 临床上根据蛋白质或能量缺乏的种类,分为三种类型:
(1)消瘦型营养不良:又称能量缺乏型。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人体测量各项指标值下降。
(2)低蛋白型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缺乏型或水肿型。主要表现为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及全身组织水肿,体重下降不明显。
(3)混合型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同时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表现。
2.营养不良的诊断 根据病史,并结合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可对营养不良做出诊断。
(1)病史:病人机体存有导致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创伤、严重感染或各种原因的长时间不能正常进食等。
(2)检测指标:根据各项检测指标可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的程度


【营养支持的指征】
①近期体重下降大于正常体重的10%;②血清白蛋白<30g/L;③连续7日以上不能正常进食;④已明确为营养不良;⑤可能产生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当病人出现情况之一时,应提供营养支持治疗.
【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
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应根据病情、病人的基础能量消耗、活动程度和治疗目标而定,有多种估算方法。
1.能量需求 包括基础能量基础能量消耗(BEE)和实际能量消耗(AEE)。成人能量需求一般为为25~40kcal/(kg•d),可根据病情和治疗目标适当调节。
(1)基础能量基础能量消耗:男BEE=66.5+5H+13.8W-6.8A;女BEE=655.1+1.9H+9.6W-4.7A。其中: H为身高(cm),W为体重(kg),A为年龄(岁)。
(2)实际能量消耗:AEE=BEE×AF×IF×TF,其中:AF为活动因素,完全卧床时为1.1,卧床加活动为1.2,正常活动时为1.3;IF为手术、创伤等因素,中等手术为1.1,脓毒血症为1.3,腹膜炎为1.4;RF为发热因素,正常体温为1.0,体温每升高1℃增加0.1。
2.蛋白质需求 成人蛋白质需求一般为1~1.5g/(kg•d)之间,可根据病情和治疗目标适当调节。

肠内营养


【适应证】
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有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均可行肠内营养支持。包括:
1.吞咽或咀嚼困难 如食管癌、破伤风、严重颌面部损伤等。
2.意识障碍不能进食 如颅脑损伤、肝昏迷等。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如肠瘘、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疾疾、胰腺炎等。
4.高分解代谢状态 如严重感染、烧伤、创伤或大手术等。
5.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结核、肿瘤等。
【禁忌证】
1.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2.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3.严重肠道感染。
4.严重呕吐、腹泻、吸收不良。
5.短肠综合征早期、高流量肠瘘。
6.严重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的早期及休克状态。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