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听课笔记 张良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
1。总方法。
2.自身的一些方法:
(1)实践抽象法
(2)实体分析法:把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实体来分析,研究和分析它的过程。
(3)案例分析法。我国目前缺乏案例教学,理论教学和学习为主要。
(4)比较分析法。横向和纵向比较。
第二章当代公共管理的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一、当代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西方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二)科层制陷入了困境
1、科层制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技术分工使得政府功能日益衰退。
3、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二、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深层原因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公共管理的发展。
(一)利益结构多元化。
1、利益源泉多样化。
2、利益单位个体化。
3、追逐利益公开化。
4、利益关系矛盾化。
(二)经济生活市场化
1、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
2、价格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经济关系契约化。
(三)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法制化。
1、尊重并承认个人的价值。
2、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3、权利观念逐渐普及。
第二节当代公共管理学发展的主导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一)20世纪60年代出现。布坎南市创始人。
集体决策三层含义:
1、集体性
2、规则性
3、非市场性
(二)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个人选择的差异。
1、选择结果的不确定性。
2、社会参与意识和程度不同。
3、可选择对象的特性不同
4、强制程度不同。经济市场自愿,政治市场则有一定的强制和约束性
5、职责的相关程度不同。最终的结果决定于集体,不是个体。
(三)政府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