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社会学》听课笔记:04
《社会学》听课笔记:04

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

一、自然要素:

1、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系,土壤,阳光等自然条件。具有客观性,先天性,相关性。

2、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依存关系,以及生物与相关条件的综合,生态之间存在能量转化及食物链构成了生物圈。

3、生态平衡。各种生物之间及其与生存条件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防止生态失衡,环境污染。

二、资源要素:

1、定义:资是有用之物,源是来源;资源合用是指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2、资源的分类: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

3、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防止资源浪费

三、人口要素

1、人口的内容:数量,质量,构成,分布,流动。

2、人口的增长类型:增长型,稳定型,递减型。

3、人口增长的转型:由多生多死到少生,优生,优育。

4、我国的人口问题:数量大,素质低,增长快,男女比例失调。

5、我国的人口政策:100年不改变,100年不反弹,人口的数量,质量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相适应。少生优生,计划生育,使人口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保持适度,相适应,我国耕地面积不到20亿亩,人口13亿多,我国人均1.5亩以下,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资源的三分之一,我国适度人口数量应该是人均3-5亩耕地,人口不到7亿,现在还在每年以1千多万的数量递增,最高到16亿的顶峰。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