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如果包括物质财富则是广义的。英国泰勒: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和风俗等及其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
2、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非自然性)。2)文化是符号、由群体共享的。(信号与第二信号)第二信号是符号的符号,对信号加以符号化。3)文化是可塑的,可以改变的,按理想价值进行塑造,使人更完美,使人更加完美,具有主观价值性。
二、文化的内容:
1、建立信仰和信念的宗教和道德;具有价值的导向性,解决人类的精神需求。宗教和道德具有突出的价值导向性,给人以精神支柱,安定性,归属性,提升精神境界,但在缺乏科学性的情况下,成为精神鸦片。
2、规范社会行为的伦理和法律;包括道德,风俗和习惯。具有规范性,强制性。道德与伦理意义相近,道德偏重于个人的修养,伦理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抒发情感,提升审美能力的文学和艺术。具有情感性,形象性。
4、提供人事的科学和哲学。具有稳定性、理性。科学求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是文化最理性,最核心的部分,科学从数量入手,哲学从理性入手。哲学是智慧把握。
三、文化的结构:
1、文化元素:最小而有意义的单元,可以独立地反映文化意识,如农民的犁,战士的枪,学生的笔
2、文化丛:由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成的功能单元,如笔纸书包构成学生文化的文化丛。
3、文化模式:由多种相关的文化从整合而成的思想或行为的固定方式,如中国文化的礼仪形式,长幼尊卑。美国文化的平等,人的自由,人的个性。
四、文化的功能:
1、整合功能:建立规范,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协调成员的行动和思想。防止人心散乱。思想的无序导致行为的无序,行为的无序导致社会的混乱。
2、导向功能:文化具有超前性,理想性,为人们树立价值理想,引导人们追求奋斗的社会价值目标。
3、秩序功能:文化形成稳定的思想价值规范。同一人的思想,维护社会心理,价值和行为秩序,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
4、传续功能。通过文字认知,模仿,知识学习,习惯风俗的遵守,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尊师重教,
五、中国文化的性质:
1、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生存发展中所创造的文化体系,主体民族是汉族;符号是方块字;文化体系的创立者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2、中国文化创立的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是农业耕种,手工劳动,属于农耕文化,价值核心是维护家庭的稳定,具有伦理性,属于伦理主导性的文化体系。
3、中国文化具有静态性,调和性的特征,中国文化属于静态文化,求稳定,重实际,发对狂乱;中国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人自身“身心合一”,认得认知过程“情理合一”“知行合一”可见中国文化是一种求和的文化。崇尚和谐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