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一、个性的内容
1、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心态的总和。个性是人们行为的基础,人与人相区别的依据。没有绝对的非社会的个性。
2、个性包括人的情绪,心态和意志,意志力薄弱容易导致社会化的失败。
;兴趣和爱好,兴趣可使人乐此不疲;气质和性格,气质是生而具有的,有四种类型,多血质,粘液质等,每个人有自己的主导气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观察力,注意力,联想力,意志力,理解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社会性因素:责任感,事业心,选择能力等,其中责任感最为重要,是充分社会化,做好工作,扮演社会角色的重要内容。
二、个性的塑造
1、社会化是改造自我,重塑个性的过程,培养社会理性,职业性格。
2、理想的个性(完美的人格):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宽容,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意志力顽强而坚定,技能果断角色,又能坚持不懈,兴趣广泛,有好奇心和探索欲;聪明好学,有责任感,有事业心。
三、个性与民族性
1、民族性是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共同认可的潜意识心理结构。民族是长期形成的,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基础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的人群共同体。
2、民族性是该民族每个成员的个性的集合,中国的国民性,民族性于每个中国人的个性有因果必然联系,改造国民性,提高人的素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社会学就是要提倡提高每个人的个性、素质。只有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得到提升,民族性才能进一步凝结,优化,只有每个人都提高了个人素质,中华民族成为优秀的民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