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01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01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第一讲 (笔记)

主要内容:

导论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特点功能及内容

第二章 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第四章 老年社会保障

第五章 实业社会保险

第六章 医疗社会保险

第七章 工伤社会保险

第八章 其他社会保障

第九章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及比较借鉴

导论:

一、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保障的概念,产生,发展阶段

社会保障的含义: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

中国人:有六种不同的意见

社会保障的产生:理论界看法不同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1883年德国《社会保险法》:主流观点

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罗斯福政府颁布

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1883-1935,保障项目逐渐推出

成熟阶段:1935-1979年,社会保障区域扩大;社会保障项目不断增多,由135发展到494项,涵盖了全体社会成员;管理趋向法制化和规范;政府支出大幅度增加;改革和调整阶段(1979年以后):增加收入来源;削减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保障费用

二 社会保障理论依据

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社会在生产理论;社会产品分配的扣除原理

2、 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是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思想

三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1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以及制约规律

2 研究任务:产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行为目标,内容层次,关系;分配和运行原理,运行规律;分析一般原理,准则,特点,功能,效应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