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西方经济学》听课笔记:01
《西方经济学》听课笔记:0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稀缺性与经济学

   经济稀缺性是指相对与人类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

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一国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5、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还是下降

6、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保持增张还是稳定

三、研究对象的图解

1、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的最好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假定一过用器全部字样生产大炮和黄油。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用为得到更多的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来衡量,它等于选择时所放弃的另一最佳机会可能获得的利益。

四、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人模式

     经济人被规定为在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这种抽象具有三个规定性,即个体本位主义、自立和理性原则。

二、假设演绎法

   通过假设的纯粹状态中,演绎和推论出各种预想的结果。

三、价值中立原则(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以至于这一体系内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这种均衡的状态是所有经济变量都保持稳定不变的状态。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假定人口、资本变量、技术和知识水平、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规模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力图说明什么是经济变量的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

  动态分析是把时间因素导入到分析中并注重过程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主要考察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边际分析: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或取消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二、新古典经济学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