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西方经济学》听课笔记:10
《西方经济学》听课笔记:10

                                                 第二节  成本函数

成本:通常是指一货币支出来衡量的,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上产一定量产量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取产量Q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C=f(Q,P)

一、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同样的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收入来衡量的。

1、机会成本不同与实际成本,他不是做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2、机会成本是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条件是存在多种选择机会。

二、.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

1、显性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它是指厂商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支出费用,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成为显性成本。

2、隐性成本:厂商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成本,但这些成本费用并没有在会计账目上表现出来,所以叫隐含成本,它相当于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包含:自有资金的利息;经营者自身管理才能的报酬工资;厂商冒市场风险的代价利益。

会计成本=显明成本

厂商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显明成本+隐含成本

隐含成本又称为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明成本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经济学中的短期和长期

1、短期:是指由于时间很短,以至于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就是说某些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任意增减。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资本要素固定不变,劳动、原材料等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

2、长期:是时间足够使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可以任意改变,不仅资本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而且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的表示和关系

总产量是在资本投入量既定条件下由可变要素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总和。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个单位劳动所生产的总产量,=总产量/要素投入量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总产量的变化量/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