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
1、区别会计报表的意义
反应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2、利润表
是指反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反应收入和费用的发生过程。通过分析和对比利润表,可发现企业的发展趋势。
该表是将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期间费用进行配比,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分项编制而成。其中,费用应当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2、资产负债表
利润是权益的一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应当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分别列示。
会计循环:
(1)、根据证明发生业务的凭证在日记账中做必要的会计分录(会计人员承担审核的责任)
(2)、根据日记账的会计分录分笔过账到分类账
(3)、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结账前检查过账是否差错)
(4)、结账分录。
(5)过账分类账
(6)结账后试算表
(7)编制报表
二、试算平衡
1、检查有无不适当记录。
资产、费用余额记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余额记贷方。
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
2、核对分类账与日记账
3、会计要素增加减少。
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
资产内部项目金额变化
权益内部项目金额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