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费信用
(一)工商企业、银行等以商品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二)消费信用的方式有:
1、赊销;
2、分期付款;
3、消费贷款;
4、信用卡消费。
(三)消费信用的作用:
1、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品,刺激商品的生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引导消费,调节消费结构;
3、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4、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广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上述形式信用外,还有合作信用、国际信用
现代信用在经济中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资金在分配功能;二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功能。而现代信用对资金额再分配实际上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满足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提供了货币。当生产和流通进一步扩大,而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足时,企业就要求银行追加贷款,于是银行就扩大贷款规模,创造出新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一)概念: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
(二)关于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1、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
①利息报酬说;
②资本租金论:马克思称达德利*诺斯为“第一个真正理解利息的人”;
③利息剩余价值说。
2、近现代西方学者的观点
①资本生产力论;
②节欲论:节欲是利息来源的原始原因;
③利息等待论:利息是“等待”或“节欲”的报酬;
④边际生产力说;
⑤时差利息说;
⑥时间偏好说;
⑦流动性偏好说:凯恩斯。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资产。
3、马克思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