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体系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金融体系是指金融要素的安排及其动态关联的系统,是由资金的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连接这两者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这一系统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构成。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过程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
直接融资过程中的金融中介主要是促成资金盈余单位与赤字单位之间接上关系i,并不是在主要借贷双方之间从事资产负债业务等经营活动。
而间接融资过程中的金融中介是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集聚资金,然后再通过各种资产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
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以及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与高利贷商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第一,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组建股份制银行;第二,对传统的高利贷银行进行改造,并转为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
美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存款机构、投资性中介机构和合约性储蓄机构
表4-1 美国金融机构体系及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金融机构 主要资金来源 主要资金运用
1)存款机构
商业银行 存款 工商业贷款、消费者贷款、抵押贷款、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债券
储蓄贷款协会 存款 抵押贷款
互助储蓄银行 存款 抵押贷款
信用社 存款 消费者贷款
2)投资性中介机构
共同基金 股份 股票和债券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金融机构 股份、商业票据、股票、债券 货币市场工具、消费者贷款和工商业贷款
3)合约性储蓄机构
忍受保险公司 保险费 公司债券和抵押贷款
私人养老基金 养老基金预付款 公司债券和股票
财产和意外灾害保险公司 保险费 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联邦政府债券
中国也分为三大机构:银行(银监会)、证券(证监会)、保险(保监会)
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原因
金融中介机构所产生的间接融资具有许多优势,这是直接融资所不能替代的。
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机构能通过多样化降低风险
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四)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期限的转换
资金供求双方有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两种结果:交易发生前的逆向选择,交易发生后的道德风险。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有四类机构构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
主要职责:负责一国货币的发行与管理,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来稳定币值;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对它们提供信用;代理国库;提供财政融资;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现代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由商业银行本身的功能所决定的。通过办理转账结算实现国民经济中绝大部分的资金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是指从事专门的经营范围、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可从事存款、贷款、投资、汇兑结算等多种业务,而专业银行往往只从事其中几项专门业务,因业务的专业性强,他们往往都有特定的客户群体。
专业银行的种类很多,其中主要的形式有:
投资银行(在中国称为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投资、提供产期信贷业务以及与工商企业投资有关的融资中介服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在资金来源上不同,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是依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来筹集,即使有些国家的投资银行被允许接受存款,那也主要是定期存款。
目前,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代理工商企业发行股票与债券;作为经纪商代理客户进行证券买卖;从事证券的自营买卖;直接参与公司、企业的创建和改组专家理财,为企业提供投资及财务方面的咨询服务;其他业务如基金管理、项目融资、黄金买卖、外汇买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