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际经济学》听课笔记:02
《国际经济学》听课笔记:02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对象:产品(实际资源)的跨国流动——贸易
目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例:如何进行,怎样均衡)
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1)
[模型分析特点:由简单到复杂]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原因: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实际资源的配置问题、其为侧要分析]
1、不涉及货币因素       相对价格    Px/Py(价格之比)
相对价格的变动才是改变经济决策的真正原因
2、简单的模型分析(几何模型)[可以得到正确结论且已足够]
  2*2: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2*2*2: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个生产要素
3、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多个产品一同分析
4、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静态:不考虑时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比较静态:某些因素出现一次性变化,生产能力比以前有多大程度扩张,
                  即从一个静态转向另一个静态
二、主要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
给定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主体所能够生产的最大的产品的集合
(现在生产主体的生产能力)
2、机会成本
生产者多生产一单位的某种特定产品所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
即若收益大于机会成本则其对于我们便是有利的
由于生产资源是有限的
斜率:边际转换率
(1)机会成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凸出、背离圆心)
 随着生产产量的不断增加,每一个产品的机会成本都在增加
 原因:每个厂家是合适产物的情况不同      
——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的资源不相同
生产轿车的一部分人生产卡车的效率高,若让生产轿车的这部分人来生产卡车,则因为他们生产轿车的效率低,对轿车的影响不大,而又因为他们生产卡车的效率高,对卡车的效率影响提高,但如果生产轿车的人都去生产了卡车,那么生产轿车的效率又会降低。
——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的突入资源的组合不同
如轿车和服装,生产服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生产轿车不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若让生产服装的劳动力来生产轿车,则会出现很多闲置的现象。
3、产品市场均衡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