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技术经济学》听课笔记:01
《技术经济学》听课笔记:01
第一节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
一、方案合理的比较基准
    反映现阶段社会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可称作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二、方案可比条件
1、评价的假设
2、比较范围和指标计算方法要统一
3、采用统一的时间段和计算期
4、风险水平
三、差异比较原理
 
第二节 静态评价方法
一、投资回收期
投资的回收年限。
主要优点:反映项目本身的资金回收能力和风险的大小
主要缺点:由于过分强调迅速获得财务效益,没有考虑资金回收后情况,而且没有评价项目计算期内的总效益和获利能力。
 
二、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Ta=I2-I1/C1-C2
回收期Ta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投资大的方案有利
回收期Ta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投资小的方案有利
 
三、投资利润率
1、国家角度 R=(P+Tx)/I
2、企业角度 R=P/I
其中: P——企业净利润
       Tx——企业每年上交全部税金
       I——项目总投资
 
四、投资收益率
折旧和利润一起,都是国家和企业当年的真正利益。
1、国家角度  R=(P+Tx+D)/I
2、企业角度  R=(P+D)/I
   其中,D——折旧
判别标准:
单个项目:投资收益率>标准投资收益率
多个项目比较:各个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越大越好。
 
五、标准投资收益率Eh的确定
1、研究Eh的意义
(1)标准
决定资本市场资金流向
有限资金的合理配置
(2)不是越大越好,注重合理性
* Eh越大,使得新的工程技术、资金需求量多的方案,难以实现。由于Eh增大,妨碍了采用先进技术,从而影响了技术进步的速度。
* Eh越小,使得投资越大,有用效果不显著的技术方案容易被采纳,造成回收速度慢,风险大。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