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管理学》听课笔记:02
《管理学》听课笔记:02
三,管理者的素质及培养(接听课笔记01)
6.管理者的应具备素质:

1).品德: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

2)知识:(政治.法律方面,经济.管理方面,心理学.社会学方面,工程技术方面)

3)能力(实践):管理者把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7.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管理者应具备的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卡兹认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a.概念技能: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和考虑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认知能力,它包括管理者的思维信息处理和计划能力,包括对某个部门如何适合整个组织和组织如何适合所在产业、社区与广泛的经营和社会环境的认知能力,体现了用广泛而长远的眼光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对高层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

b.人际技能: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具有人际技能的管理者可以促使组织建立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是一个以合适的方式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中层管理者要求高

c.技术技能:就是对特定任务的业绩及其效能的理解,它包括方法、技巧的掌握和拥有与工程、制造或财务等有关的设备。同时,技术技能也包括专业化知识,分析能力和对用来解决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问题的工具和熟练运用。(低层管理者)

8、管理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通过教育获得管理知识和技能;

 国内外目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核心课程,即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方法,针对某个现实问题进行全面的模拟研究,以解决组织管理为主,重点培养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进行特定项目的具体管理,通过实践,提高能力,实行实例教育,实际案例分析。

2)通过实践提高能力:

a在职开发(干中学);b.替补训练(认命);c.短期学习(数天至一个月);d.工作轮换(各个部门)。

四,管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管理学的特点

(1)管理学的研究是与管理的本质含义联系在一起的;

(2)管理学在研究和把握管理的本质含义和前提下,也对管理的具体形态进行研究;(人力资源、国民经济管理、营销,沟通,工程,财务管理等

(3)管理学以探索管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一般性规律和特殊性规律

(4)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性体现对“度”的把握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2.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1)人本规律:即任务管理都必须研究人的本性,人的必要动机和需要,考虑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和生产动力。

2)权变规律:即任何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3) 循环规律:即任何管理都要经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基本阶段的循环,这种循环还是往复不断,呈螺旋式上升的。

4) 择优规律:即任何管理为了完成管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都必须进行优化的设计、选择和调整,达到满意的管理效果。

3.管理的特殊规律

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管理的领域,管理组织,管理部门,管理层次以及管理事务中存在并发生特定作用的规律。

4.管理学科的特点

1)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3)管理学是一门发展科学

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从实际出发。务实)

(2)历史研究方法;(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把握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3)比较研究方法;(同类的管理现象比较分析,求其共同性和差异性)

(4)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运用归纳的思维方法,对客观的管理现象进行抽象,判别管理现象的客观属性和客观联系。定量研究方法是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

(5)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管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对于管理现象的研究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展开。因此,多学科方法的运用,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特点。

案例分析(===)仔细听一定要

。。。。。。。。。。。。。。。。。。。。。。。。。。。。。。。。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一、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1、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1)行政管理思想

a.是人类管理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b.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内容涉及贸易、人的行为,工资,惩罚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

2)生产管理思想如,古代埃及金字塔;威尼斯造船厂

3)教会管理思想:如,罗马天主教会;(它所实行的既分级又分领地而且分部门的一套管理体制,使它能够控制地球各地几亿教徒,中央机构——罗马教廷)

2.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1)直观性(不系统、肤浅不深刻)

2)阶级局限性(反科学、反人道、等级观念)

3近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 和 马修•鲁滨逊•博尔顿(贡献在于五项管理技术: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化和产品部件标准化,根据工作流程有序安装机器)

(2)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之父,“经济人”假设;劳动分工理论,分工能产生劳动效率,,1776年出版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对经济、政治、管理探讨)

(3)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实干家,空想实验效果失败,人际关系之父;注重关心人)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强调劳动分工和劳资协作)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建立学院培养管理人员,管理思想主要强调三原则:1.机械原则,即协调生产的技术和过程,

                         2,道德原则,即协调工人的知识和行为

                        3,商业原则,即协调销售和筹措资金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体系;注意人的因素:1,恰当地划分并履行职责,实行明确的分工负责制。

                      2,为了使人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授予他足够的权利。

                      3,采取措施以了解每个人是否忠实地履行了职责。 麦卡勒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遭到了工人的反对,但却得到了亨利、普尔的高度赞扬,作为《美国铁路杂志》的编辑,进一步补充了理论,1,主张建立一种管理体系, 2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  3提出改变僵化的领导作风.  4,通过实行每日报告核查制度反映情况,严密的组织措施。被美国宾西法尼亚铁路公司所采用。

3、古典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 (科学管理理论之父)

A.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管理者和操作者各司其责)

B.科学管理四项原则 1)对工人的每一个要素开发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工作挑人)

                                   3)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监工)

                                    4)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相等,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承揽过来。

 C.对科学管理思想的评价 1)冲破了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面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2)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的需要;

                                              3)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

                                               4)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使工人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