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决策的过程及影响程度
3、决策者的风险态度
4、组织成员对组织变化所持的态度
三、现代决策方法
1、德尔菲法
首先要制定意见征询表,具体要求
(1)问题含义要明确
(2)问题具有独立性
(3)回答问题的方法要统一
2、头脑风暴法
3、发散思维法
(二)定量决策法
确定性决策方法很多: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和线性规划法
1、差量分析法:短期决策的常用方法
2、量本利分析法
3、后悔值最小法
非确定性决策
1、小中取大法:悲观决策法
2、大中取大法:乐观决策法
3、乐观系数法
4、后悔值最小法:机会损失最小值决策法
在利用决策树法做决策要注意:
(1)要有一个强烈有利的参谋机构
(2)发动企业普通员工参与决策
(3)必须将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结合
第六章 计划
一、计划及其作用
(一)计划的含义:确定目标和评估目标实现最佳方式的过程
(二)计划的内容:
(三)计划的表现形式:目标、战略、政策、规章制度、预算、规划
计划的作用:
(四)计划的类型
1、按时间界限:长期、中期、短期
2、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划分:战略计划、施政计划,作业计划
3、按计划对象划分: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
4、按计划约束力的大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五)计划的作用
1、 提供方向
计划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是管理者行动的依据
2、 合理配置资源
计划就是要对组织有限的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地配置与安排,即达到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最优化
3、 适应变化,防患于未然
计划通过预计变化来降低不确定性。为了制定合理的计划,管理者必须不断关注组织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趋势
4、 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
由于目标、任务、责任明确,可使计划得以较快和较顺利地实施,并提高经营效率。
5、 为控制提供标准
计划尤其是中短期计划总是通过具体的计划指标来休现的,正是这些具体的计划指标使管理者能将实际的业绩和目标进行对照,有利于对计划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偏差、进行控制
计划制定过程:
1, 确定目标或任务
2, 明确与计划有关的各种条件
3, 制定战略或行动方案
4, 落实人选,明确责任
5, 制定进度表
6, 分配资源
7, 制定应变措施(最好事先替代方案或制定2——3个计划)
计划的审定
完整性和可行性
计划出现的问题(缺乏明确的交流与授权,计划保密过度)
计划的制定方法:
定额换算法:(如工人完成计数)
系数推导法:(两个指标相互关联性,由去年推今年,根据师生比1:17)
经验平衡法:(根据计划工作人员以往的经验,把组织的总目标和任务分配到,并将计划报到各部门人员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