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听课笔记:30
《人力资源管理》听课笔记:30
第八章 社会保险
一、 社会保险
二、 养老保险
三、 失业保险
四、 医疗保险
五、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定义和作用
一、 社会保险的定义和作用
▲所谓社会保险就是一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劳动机会,从而失去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给与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者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维持社会安定的社会事业。
▲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作用:
(1)社会保险制度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社会保险制度对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
(3)社会保险制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特点:
①强制性。立法限定,强制参加。
②自助性。劳动者参加供款,先尽义务,后享权利。
③互助性。利用参加保险者的合力,帮助某个人遇到风险的人互助互济,满足急需。
④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三方筹资、来源可靠、预防风险、未雨绸缪。
⑤储蓄性。积蓄增值,源源流长。
▲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相脱节。
2、 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
3、 管理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4、 社会保险基金收缴苦难,使用不够合理。
5、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入与实际需要的的矛盾突出。
6、 管理体制不顺。多部门参与管理、挪用社保基金等。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一)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社会保障水平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4、政策要统一;
5、政事要分开;
6、服务社会化;
7、城乡有别。
二、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的基本类型
(1)国家统筹模式: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模式。
其特点是:资金来源单一,养老给付层次单一,覆盖面窄。
(2)强制储蓄模式: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的被少数中等收入国家采用。其特点是:
▲养老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员工双方或员工个人缴纳;
▲社会化程度高;
▲强有力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
(3)投保资助模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养老保险模式。养老保险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员工和国家三方,国家颁布法律、强制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双方分别根据工资额的一定比例,按等比制或级差制定期缴纳。只有缴纳达到一定年限,员工年老退休才能获得社会保险机构给付的养老金,国家在税收、利率等方面给与政策支持,在养老金出现赤字时,由国家财政直接补贴。
▲我国原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科学化程度不高
(1)传统养老保险制度体现社会公平的能力和体现分配制度的能力偏弱。
(2)退休金来源有限,致使养老金水平偏低和国家对养老金的财政负担过重这一矛盾得不到解决。
(3)传统的退休保险制度没有体现现代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的趋势。
(4)传统退休制度的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备不尽合理。
2、行业管理代替分类管理,从而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失衡
3、社会化程度偏低
(1)传统的养老保险管理缺乏社会化;
(2)我国公共部门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协调和联系。
4、法制化程度不高
(1)传统的退休制度的法律层次较低;
(2)无法可依;
(3)有法不依。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
1、建立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打破用人单位、劳动者身份等界限)
2、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建立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每年根据社会平均货币工资增长指数的40%~80%,对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
4、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
有三条原则:一是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以地域管理为主。二是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增长。三是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自行决定基金的其他用途。
二、失业保险
▲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工作机会的社会现象。
▲失业保险制度类型
1、国家强制性失业保险
2、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1)由工会等团体自愿建立,团体成员参加,政府提供大量资助。如瑞典,只要参加工会,就自动参加失业保险。
(2)参加商业性的失业保险。
3、失业补助制度。适用于经济状况经调查达到规定标准的失业者以及无资格享受正常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
4、综合性失业保险制度,也就是强制或非强制失业保险与失业补助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
▲▲▲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