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34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34

我编辑笔记好久了,为什么不奖励家币????????

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社会建立:1949年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结束,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的开始,革命前途的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特点:1经济上,5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2政治文化,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确立3 两种基本矛盾,对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两种道路的矛盾

性质: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度总路线做了三个方面:1 49年到53年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2 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3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改后走向互助合作组,

工业化的任务 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化转变: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苏联)

落后的国度,中国资本主义走了近百年,始终走不通。必须走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主要内容是什么:1953年,毛泽东提出概念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从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总路线总任务相当长时间,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一体两翼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体”,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初恢复期完成了许多任务。开始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

如何看待过渡时期总路线:1 反映了历史的必然,A 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比较强大,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 中国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不能成为工业腾飞的基础,C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社会主义工业的必要条件,改造成集体的合作的,规模性的增加生产,D 国际因素使我们选择社会主义,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