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35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35

开辟中国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  对农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种过渡的组织形式,A 互助组的形式根据需要协调在一起,B 初级农业合作社,按劳分配的半社会主义性质,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最终形式..

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方针,A先合作化后机械化,B充分发现农民的两种积极性的问题,个体的集体的积极性,趁热打铁,引到一个好的方向。C坚持原则,自愿和互利的原则,不逼迫,典型示范,逐步推广,D 把是否增产当做一个标准,E 把技术改造结合起来,

3 在原则和方针的指导下;1955加速发展,1956 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肯定巨大的变动,

手工业:小组,销售生茶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基本政策;赎买政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国际资本主义定义;人民政府的管理形式,用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人民监督,限制范围内活动,国家资本主义有两种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收购加工订货,统购订货内外部,商业中经销,代销。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叫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还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内部和工商业个别行业实行四马分肥,全行业1956年,全部纳入,定股定息,把资本家演变,私有权和企业脱离。

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意义

特点;和平赎买, 有偿的逐步的,给予必要的工作安排,不剥夺选举权,改造人结合

意义:A 完成了用钱买下的设想,B也有急于求成的方面

一五计划: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开始有计划大规模的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基础,

成就:建立基础性的重点工业,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鞍钢 包钢,武钢长春第一,沈阳飞机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公路,铁路

意义:

A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

私有制转变共有子,是伟大变革,促进生产者。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

B是当代中国继续进步的保证和前提。第一个历史大任到1956年务充分完成,开始考虑第二大历史,打下基础,革命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当代建立政治前途政治基础。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