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大学语文(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06
《大学语文(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06
2课:
1.《秋水》作者:庄子  名:周  战国时期人  (掌握)
2.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主要代表, 后人常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主要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 不刻意去做什么然而都什么都做了)。
 3.庄子认为事物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名言: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钩:很小东西。 你要偷一个东西,哪怕很小,也当诛,如果你把国家偷到了,就成了诸侯,就有了政权,就有了仁义。这句话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4.庄子文章概括:想象丰富,辞藻奎利   擅用寓言形式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孟子擅用比喻形式)
5.《庄子》一书又叫《南华经》 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是庄子自己所写。外篇和杂篇是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所写。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