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大学语文(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13
《大学语文(自考公共课)》听课笔记:13
梁启超《论毅力》 (黑体字需掌握)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本文的中心论点)
【要:概括推究。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做事情有毅力就能成功,反之就失败(没有毅力)。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第1种人:.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2第二种人其次弱者,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第三种人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第四种人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5第五种人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相间:互相穿插 或:有的 固:一定  固:本来 骤:很多 乘:凭着  人生是有顺境和逆境,而逆境要往往多于顺境,一个人只有毅力非常坚强,不断的战胜困难,不断的进取,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jan)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其逆而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应刃:迎着刀刃 徒:只是  是:这个人 蹇:艰难 判:区别 冒:顶着  突:突破 】
  孔子曰:"譬如山,未成一篑((ku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视此而已。
【为:造   复:倒 数:规律】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