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三层含义
广义上的教育 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上的教育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形式 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非形式化的教育
形式化的教育 原始社会
形式化的教育 奴隶社会
制度化的教育 学校的育人制度,考试制度
学制 一个国家各家各类教育系统,规定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生产
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第一个是揆茆学制
第一个学制 1903年实施的,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的
第二个学制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 男女可以同校 京师大学堂 以后学堂改成学校
第三个人治学制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的633
1951年 新中国颁布的学制 强调了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 正是与非正式教育受到重视
1985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低)
中国的高中教育
当时很多是普通高中
现代教育制度的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
儿童发展的潜能是非常大的
要早出人才,要重视学前教育
在发达国家,6岁以前要进行学前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要考虑幼儿园的生理特征
学了拼音,丧失兴趣(幼儿园时)
2.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其年限
法律规定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现在我们中国,也出台了义务教育法(80年代)
生产力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事农业劳动,一个人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机器大工业对劳动者的要求就很高了,在19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给儿童进行初等的免费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9年制义务教育现在
趋势大城市发达城市 我们国内将义务教育延长到12年
普教和职教相结合 普教以升学为目的
西方双轨制 弊端 教育上的不平等
职教以就业为目标
这一方面
现在职教也强调基础知识
高教大众化,;类型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