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学》听课笔记:03
《教育学》听课笔记:03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为标志。 美国杜威及其《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其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填空)
▲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在体系上也与《普通教育学》大不相同。(选填)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肯定了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该书1951年被译成中文,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凯洛夫教育学之不足:
(1)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4)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赞可夫等人的教学发展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学的建设。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当代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教育的终身化:对于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 手段现代化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