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际金融》听课笔记:10
《国际金融》听课笔记:10

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

欧洲货币单位成为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也可以成员国之间借贷和清算的手段。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确定金额,向成员国提供相应的贷款,促进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稳定。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提供45天以下贷款;9个月以下短期贷款;期限为2-5年的中期贷款,用途当然不同了。要求一定的附加调节。英国1992年退出稳定机制。通过强制性干预,实现汇率调整,稳定汇率。

稳定运行机制的运行情况。欧洲货币单位是汇率机制的中心,各国货币汇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形成网状的平价体系。单个国家货币汇率波动上下浮动超过2.25%时,需要进行外汇市场干预。由于意大利、西班牙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给予的波动率是6%。最大偏离界限与各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的权数相关。

促进了成员国汇率的稳定,调整频率低于联合浮动阶段。汇率稳定为汇率联盟发展及最终实现单一货币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利于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差异的缩小,有利于经济政策的协调、经济状况的改善。

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欧共体成员国内外部均衡存在矛盾,货币政策协调存在问题。导火索是各国利率政策不同。

德国为了实现两德合作而实施赤字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要求增加货币供给,出现了一定的膨胀。而德国比较重视通货膨胀的管理,德意志银行拥有很强的独立性,维持货币比值的稳定,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而欧盟其他国家实施低利率政策,产生了利差。国际投机者把英镑、意大利里拉兑换成马克,增加了对马克的需求,马克升值,英国和意大利为了实现外部均衡,则应该提高利率,但出于内部均衡的考虑,应当实施低利率政策。英国和意大利不得不宣布英镑和里拉退出稳定机制,酿成了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西班牙和法国被迫暂时退出体系,使得体系遭受了巨大危机。

以上情况说明,货币政策的协调很重要。随着德国的统一,德国实力的增强,人们对于欧洲货币体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表示了担忧,法国提出应通过欧共体约束德国。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