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际金融》听课笔记:21
《国际金融》听课笔记:21

国际储备的管理。

1、规模管理。

影响供给的因素:取决于国际收支顺差,国际信贷,干预外汇市场所得外汇,黄金存量,特别提款权的分配,IMF中的储备头寸。

影响需求的因素: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突发事件引起的紧急国际支付,国际信贷的保证。

下限:该国最低限度的进口额。称之为经常储备量。

上限:经济发展最快时需要的储备量,称之为保险储备量,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突发事件。

适度储备规模在上限和下限之间。

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以及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国际收支量的大小及稳定程度;

其他调节国际收支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

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和所处的国际环境;

一国对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选择;

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一国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适度国际储备的目标,取决于:

1、一国国际收支和汇率制度对外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2、储备耗尽的后果;

3、维持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4、国际收支调整的速度及可靠性。

确定适度规模的指标:

1、国际储备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2、国际储备额与其外债总额的比例;

3、与其一定时间平均进口额的比例;

4、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差额的比例;

5、国际储备的成本与收益的比例;

6、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1、流动性;2、安全性;3、盈利性。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