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疆域
夏商时代:
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以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区为中心
周朝时期:
发源于陕南渭河流域,西周建都丰镐(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周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东南面:楚、越、吴纳入版图
秦始皇统一天下:
第一次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广西
汉代疆域:
定都长安
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南北朝时的疆域:
大量移民南下,长江以南地区得到开发,中国社会的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北朝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促进民族融洽
隋朝的疆域
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
短暂的胡汉混血政权
唐代疆域:
东达大海,西到咸海,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南达南海
驱逐突厥,与吐蕃时战时和
五代十国的疆域:
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后晋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洲”给契丹人的辽政权,失去北方屏障
北宋时的疆域:
北方受到契丹人的制约
西面有西夏、回鹘等少数民族政权
南宋疆域:
金(女真人)灭辽
南宋定都临安,金国定都燕京
元朝疆域:
灭西夏和金,建立了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汉人政权中断
造成尖锐民族矛盾
明代疆域:
设立奴儿干都司,有效管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清代疆域:
前期:西达巴匀喀什湖北案,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边包括南海诸岛
后期:列强侵入,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