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化概论》听课笔记:11
《中国文化概论》听课笔记:11
三教九流:
1、三教——儒、释、道。
2、九流:(1)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2)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3)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4)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5)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6)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官;(7)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8)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9)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10)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仁义:1、对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2、义是绝对的命令,是人出于道德必须做的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和利在儒家思想中是直接对立的。3、仁是“爱人”,孔子认为仁不仅是德行的一种,而且是一切德行的总和。仁是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之所以有道德义务是出于人的本性,就是“爱人”。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教师、素王、至圣先师。
 
兼爱:
1、墨子所指的仁义要求兼爱。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游侠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体现在兼爱思想中。天下的每个人都应当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墨者提出“爱利天下”,他们倡导“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2、墨子认为仁人要“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他就应该以兼爱作为他自己以及天下所有人的行动标准。
3、人对人的爱是否存在亲疏差等,是儒家和墨家争论的核心。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