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化概论》听课笔记:15
《中国文化概论》听课笔记:15

十五、新儒家:宇宙发生论

1、唐代儒家的复兴:韩愈、李翱

@随唐的统一使中国的大一统帝国进入黄金时代,儒家继汉代之后重新被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唐太宗在太学内建孔庙,命令学者编写儒家经典的官方版。

@然而此事董仲舒等汉代经学著作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兴趣和需要。道家的复兴和佛教传入使人们研究学问的兴趣转移到形而上学问题,以及超道德的价值,儒家经典必须在此基础上被重新解释,应对道家和佛教的挑战。

(1)道统论

@韩愈在《原道》中写道:“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李翱在《复兴书》中写的也很相似:“昔者圣人以之传于颜子。······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呜呼!性命之书虽存,学者莫能明,是放皆人于庄、列、老、释。不知者谓斧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

@“道统说”孟子早已提出过,韩愈、李翱所说是受到禅宗的启发。禅宗讲究佛法的“心传”。人们普遍地相信,儒家道统传到孟子,就失传了。韩愈、李翱重提道统说,俨然以孟子的继承者自居,由此也抬高了孟子在儒统中的地位,此后这一类学者被称为“道学家”,他们的哲学被称为“道学”。

@“道学”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三条思想路线。第一,当然是儒家本身。第二,是佛家,主要是禅宗。第三是道教,道教有一盒重要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主要是与这条思想路线联系着。

(2)北宋初年的入学宇宙发生论

@北宋初年的道学家主要是兴趣在宇宙发生论,作为官方学说,先前的儒学在这方面相对于道家和佛教来说明显处于劣势。这些道学家需要用自己对儒家经典的重新全是来简历儒家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回应道、佛两家的挑战,使自己的社会、政治学说获得哲学基础和正义性。

2、周敦颐

@周敦颐,号濂溪先生,道州(在今湖南省)人。在他以前很久,有些道教的人画了许多神秘的图,以图式描绘秘传的道,他们相信得此秘传的人便可成仙。据说周敦颐得到了一张这样的图,他予以重新解释,并修改成自己的设计的图,以表示宇宙演化过程。其实,这是他研究和发挥了“易传”中的观念,再用道教的图表示出来。他画的图名为《太极图》,他作的解释名为《太极图说》。

3、邵雍

4、张载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