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蒙太奇的基本分类:叙事、表现两类
1.叙事蒙太奇: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首创,一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平行、交叉、闪回、重复蒙太奇都属于此类。
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美独立战争中两个家族曾经友好,因战争割裂。)镜头的组接服务于事件
2.表现蒙太奇:苏联蒙太奇学派创立,从叙事上升为具有美学和哲学意义是电影手法和理论。镜头的组接不单纯为叙事,通过镜头对接产生耽搁镜头本身所不具备的新含义,以表达某种情感、情绪、心理或思想。
对比、隐喻、心理蒙太奇属于此类。
如:爱森斯坦的《再见波将军号》
细节镜头的穿插,如军靴、民众倒地、流血的眼睛等;
蒙太奇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邻的画面的对照,如《母亲》
蒙太奇语言成为特殊的文字。
二、苏联蒙太奇学派
1. 蒙太奇学派: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
代表: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20年代中期,力求探索新的表现手段来表现新时代的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效果和含义来自各个画面的组接,来自于蒙太奇的创作力量,所以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蒙太奇使得电影摆脱了对现实的单纯记录。
2. “库里肖夫效应”
他领导的“电影实验室”进行一系列蒙太奇剪辑实验,得出结论:两个不同的镜头的剪辑会形成不同的意义。
实验选择了苏联演员的莫兹尤辛的静止特写镜头,与其它三个影片的小片段连接成三个组合,产生了三个新的含义。画面的含义产生于组合中.
"电影艺术的基础产生于蒙太奇”,“电影镜头的队列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库里肖夫
实验1:小女孩、过世的老人、一碗汤
产生出演员画面没有的含义---慈爱\心酸、悲凉、
实验2:男子从左向右走,女子从右向左走、碰面、白色建筑物,一起走向台阶
电影的时空不等于现实的时空,通过镜头的组合达成完整的意义